莲池书院
咸丰九年莲池书院院长黄彭年夫人刘尹玉绘《含沧亭》
含沧亭位于篇留洞东北。这是一座桥亭,也叫廊桥或屋桥,上亭下桥,南北两侧檐柱间设护栏,既可供游人过河,又可供游人避雨、坐憩和驻足赏景。南塘东沟回归北塘的水,即流经桥下。
时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含沧亭》中这样描述此亭:“亭跨池东水上。西挹瀰淼,东注石窦,湍飞流激。每凭风延咏,如闻濯缨之歌。”亭名取意于孔子、孟子对《沧浪歌》(濯缨之歌)的阐释。“含沧”的“沧”字语义双关,一方面是说“水的清绿色”,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包含孔孟子对《沧浪歌》阐释的意义。《孟子·离娄上》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孔子、孟子的意思是:“学生们听着,水清就用来洗帽子,水浊就用来洗脚,这都是由自己决定的。”所以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它告诉我们:得失成败,取决于主体自身。荣辱、祸福、存亡,皆由自取。
民国时期的含沧亭
乾隆皇帝在《莲池行宫十二景题咏·含沧亭》中赞叹说:“曲峡盈科就下行,泠泠落落若琴鸣。勖哉负笈来游者,宜味沧浪之水清。”此诗告诫莲池书院的学生要如濯缨之清水,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诗曰:“东注西承原委别,溪堂置闸绿波存。载咨入见诸疆吏,可识清为出活源”。
保定画院笔下的含沧亭
此亭为2002至2005年期间,按照行宫时期形制复原的,匾额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丹。
今日的含沧亭
这正是:
亭桥凌渠上,松石傍枚廊。
亭名何缘故,孟子释沧浪。
借问水流向,安新芦苇荡。
遗梦在廊桥,莲花并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