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
3月28日下午,莲池讲堂第二十五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晓霞以“博物馆与艺术史的嬗变”为题,从博物馆的发展演变,以及博物馆与知识进化史、艺术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讲座。
孙晓霞老师从三个方面解析了博物馆与艺术史的关系。首先,孙老师讲述了艺术空间从神庙、城市公共区域、墓穴、教堂、珍宝阁进而发展成为博物馆的历程,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培养艺术家的经典案例,详细剖析了当时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双重功能。孙老师指出,它们不仅是收藏艺术珍品和奇宝的殿堂,更成为科技革命时代人们在知识渴求、技术创新、艺术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表征。
之后,孙晓霞老师从乌菲齐美术馆和瓦萨里的研究分析博物馆的生成与艺术史的初步构成,卢浮宫面向公众开放以后,诸多艺术杰作以博物馆这一新形式被展示和研究,逐渐与普通公众产生联系,艺术的历史开始以博物馆这一空间形式得以凸显。
最后,孙晓霞老师从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艺术史的塑造提出博物馆具有六大功能:唤醒艺术史、艺术审美化、艺术历史化、赋予作品生命、保护和教育。孙晓霞老师还展望未来,指出人工智能和虚拟艺术博物馆为新艺术史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驻保高校师生和保定各书院代表等在现场聆听讲座,广大市民通过冀云等平台收看网络直播。据悉,截至目前,本讲在冀云平台总观看量超过83万人次;长城新媒体的视频号、百度、UC、新浪微博、腾讯等官方平台直播观看总计超过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