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4月18日上午,莲池讲堂第五十二讲在莲池书院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研究馆员以“中国家书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为题,从家书的概念、双遗产属性、价值、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讲授。
讲座伊始,张丁研究馆员阐释了家书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认为“真”是家书文化最核心的特征。他指出,家书体现了诚信法则,是一种信用之物,传播和传递着契约精神。
接下来,张丁研究馆员介绍了家书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他以侨批(华侨家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例,说明家书具有世界记忆遗产的价值,并根据亲身经历,对“家书与档案学术研讨会”上提及家书申遗的话题进行了生动讲述。
之后,张丁研究馆员强调,家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档案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学价值。家书的书写有一定的格式要求,这种以第一人称的书写,具有感情真挚、自由发挥、有针对性等特点的文体,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最后,张丁研究馆员指出,中国家书是丰富的文化宝库,亟待保护与利用。在传承方面,我们需要对家书进行征集和分类,并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字化工作。在研究家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家书的整理与辨伪,还需要提高版权意识,明确家书的相关法律关系。
驻保高校师生和保定各书院代表等在现场聆听讲座,广大市民通过冀云等平台收看网络直播。据悉,截至目前,本讲在冀云平台总观看量超过92万人次;长城新媒体的视频号、百度、UC、新浪微博、腾讯等官方平台直播观看总计超过9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