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讲堂 | 卢鸿金教授解析诺贝尔文学奖与韩国文学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5-03-17 17:10:26

317日上午,莲池书院第五十一讲在莲池书院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韩国新安山大学卢鸿金教授以谈韩江与诺贝尔文学奖——当代韩国文学的存在与坐标为题进行讲座。讲座从韩江的代表作品分析、韩江与韩国伤痕文学的关联性、韩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等方面立体解读韩国文学的文艺美和精神内核。

 

 讲座伊始,卢教授以为何是韩国文学?为何是韩江?两个问题引入对韩国文学的介绍,进而总结了韩国文学的三大主流倾向。韩江之所以受到瞩目,甚至获奖,与她将韩国文学的三大主流倾向有机融合在作品中密切相关。韩江的叙事风格深具诗意,这与她早期的诗歌创作经历有关联,卢教授由此引申出韩江与韩国伤痕文学的关联性。

 

接下来,卢教授以韩江的《素食者》《少年来了》《不做告别》为中心,通过对小说背景和内容的剖析,总结了韩江写作的主要特点。卢教授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指出韩江作品翻译困难的原因,即韩江不仅是重要且知名的韩国作家,她的作品经常在真实和虚无之间摆荡,在梦境和现实当中去来,在灵魂与生命当中迂行。这也正是韩江作品的独特之处。

 

最后,卢教授深入探讨了韩国文学、东亚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他指出,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等级或包容关系,而是源于不同思维视角的探讨。韩江的成就告诉我们:只有真正面向世界展开对话,却又始终与本土经验保持血脉相连,才能将民族的转换为世界的。对中国、日本等其他东亚国家而言,这同样是一面镜子——当代文学唯有在坚守文化根基与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驻保高校师生和市民等在现场聆听讲座。讲座结束后,卢教授和现场观众围绕中韩文学的异同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微信图片_2025051217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