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12月2日下午,莲池讲堂第45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南开大学文学院沈立岩教授以“天道与人文的交会——《诗经》风雅正变因缘探赜”为题,探讨了《诗经》风雅正变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以及与时代政教、道德状况的关联。
讲座伊始,沈立岩教授指出,《诗经》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部总集,不仅是一座高峰,更是长期笼罩在重重疑云迷雾之中的学术话题。沈教授特别强调了“风雅正变”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探讨了其发生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历史教训。
接下来,沈教授详细解读了《诗经》的构成与价值。他提到,《诗经》创作于周初至春秋中期,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和三颂。沈教授引用梁启超和顾颉刚的评价,强调了《诗经》在先秦古籍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他进一步分析了《诗经》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价值,是因为它关注人、表现人的生活,并且根据必然律和可然律,创造出一个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虚拟世界。
最后,沈教授深入探讨了风雅正变的具体化和判断标准,以及正变两部的具体篇目。他通过对《毛诗序》、郑玄《诗谱序》和孔颖达《毛诗正义·诗序疏》的解读,揭示了风雅正变与王道衰、政教失的关系。沈教授还提出了对周厉王时期变风变雅的新解释,认为气候恶化可能是导致战争频繁和厉王政策变化的重要原因。
驻保高校师生和市民在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结束后,沈立岩教授和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据悉,截至目前,本讲在冀云平台总观看量超过108万人次;长城新媒体的视频号、百度、UC、新浪微博、腾讯等官方平台直播观看总计超过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