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在宸翰院内。碑高264厘米,宽75厘米,厚16厘米。民国十年(1921年) 立,徐德源撰文,刘春霖书丹,楷书。碑文记载曹锐省长下令修莲池,“一时之老师宿儒、文人豪士昔之曾游䜩于此者”“群争醵金以为助”的情形。碑后附醵金者之名氏。
刘春霖(1872~1942年),字润琴,号石筼,河北肃宁人。末科状元,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早年肄业于莲池书院,师事吴汝纶凡十年。退隐后,以有状元科名,订润卖字,颇应接不暇。其书圆匀平正,人称“馆阁体”。
【録文】
重修古蓮花池公園碑記
民國十年為津沽曹公掌畿輔省治之四載,與巡閱使公昆季節鉞相望,軍民分治,相助為理。巡閱公駐節保定,公治津上,然以保定為都會重地,時來督吏察民,觀風問俗,以極厥治;又復於林泉亭館之勝往復流連,唯恐頹廢有失前人遺蹟。
蓮池為保定名勝區也,創自元代張柔,曾經清高宗駐蹕,拓地僅里許,中疊石為山,引渠為池,亭臺錯置,古木蒼藤環列四周,昔人故有“小西湖”之稱。雍正間,直隸總督李公衛創設書院於西偏,名為“直隸蓮池書院”。自武昌張濂亭、桐城吳摯父兩先生後先都講,提倡古學,而士風大振,北方文學蔚然興起,而蓮池之名遂為遐邇所傳播。迨庚子之厄,臺榭胥為灰燼,池水林石亦黯慘失色。適以慈禧后鑾輿所經,重為修葺。踵復創辦學務處,廣平胡廉訪月舫、津門嚴侍郎範蓀相繼督學於此。後遂改易為公園,由是污踐攘割,雜遝紛囂,而往昔之景象非矣。公曰:“保存古蹟,光大名區,亦為政者之責也。自古名流臣公類,能於政成民和之時占形勝,治臺池,納四方遊士賓客,相與遊覽講集,滌慮怡情,如蘭亭、峴山亭、滕王閣、岳陽樓、有美堂、豐樂亭,胥有一代文雄題詠,以記一時之盛,然亦僅三數賓佐歡會嘯歌於內。吾欲拓而大之,與民休息焉。”於是命保定警察廳廳長張君汝桐董其事。池沼淤塞朽腐,鑿溝以通之;亭台楹桷板檻之撓陁、級磚蓋瓦之殘缺,以及牆壁畫墁赤白之污黑者,一皆新之,蘄復舊觀。故凡一石一甃、一花一木之安錯,公必手為指示。巡閱公復購珍禽靈鳥,喧鳴於其中。一時之老師宿儒、文人豪士昔曾游讌於此者,聞公所為,群爭醵金以為助。津上嚴先生範蓀首為之倡。烏乎,盛已!
竊維蓮池,故元張氏之私園也,一自清皇帝翠華蒞止,宸藻雲章輝映日月,形勢已為一變; 又自建設書院以來,經張、吳兩先生召集燕趙學士,發揚三代、秦漢、唐宋文章,其光氣騰越,更覺蒸蒸而日上矣。兵劫突來,蓮池之文采風流輒隨世運以俱去,向之所謂經席講學、遊士暢懷之地,悉化為荒蕪瓦礫之場。旋即稍為補治,然今昔异觀,覩之倍覺情傷也。今公獨尊崇雅道,期與國民同樂,名勝故區,凡經幾變而始獲此際遇。物盛而衰,衰極而返,理有固然歟?公及巡閱公之盛績豐功固不在此,然亦可略覘善政之一端也。故樂最其事,鐫銘諸石,以誌不朽。並附醵金者之名氏於後,亦以表揚贊助盛舉之美云爾。
中華民國十年,歲在辛酉,夏六月,清苑徐德源謹記,肅寧劉春霖敬書
定縣李樹堂勒石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