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清刻“吴璋暨王夫人墓志铭”
【简介】
在东南碑群。碑身高304厘米,宽90厘米,厚23厘米。此碑正反两面都刻字。正面额首刻篆书“恩纶”二字,碑体刻“皇清诰授武显将军二品顶戴花翎副将吴公之墓”。背面额首刻篆书“永垂不朽”四字,碑体刻墓志铭。碑文楷书,二十六行,每行字数不等,满行六十二字。由志主的晚辈撰文、篆额、书丹。碑文介绍志主吴璋之先祖为蒙古人,随清主入中原驻防保定,吴璋以喀什噶尔之役建功起家,后又驻守津沽海防,参加平定洪杨起义,最后因“积劳病剧”回保定疗养、度晚年。
此碑立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1985年“军民共建保定”时移入莲池。
【录文】
誥授武顯將軍吳公葬於省垣迆東教軍場北之塋,厥配誥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宗諡莊惠、王夫人祔焉,愛勒墓誌而為之銘①。
敕授文林郎、賜進士出身改瀚林院庶起士、前知江蘇儀征縣事、加二級、恩詔加一級、世愚侄張清元頓首拜撰並②。
敕授文林郎、已酉科拔貢生、充覺羅官學教習、前歷知山東沂水縣萊蕪縣事、加三級、世愚侄韓溶頓首拜篆③。
公吳氏,諱璋,字晋廷,號佩之,次諸昆第十三,直隸清苑人④。其先,元裔,居巴林,國朝隸正紅旗蒙古,駐防保定,奉旨圈地於邑之土橋,遂立塋⑤。高祖,武功將軍,諱蘇克昌。至考,騎都尉,贈武顯將軍,諱長泰。凡四世,乃於兹卜宅兆⑥。公以嘉慶丁巳九月初八日巳時生,卒於同治戊辰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時,年七十有二⑦。既葬九年,夫人王氏卒,在光緒丙子之歲正月初五日子時⑧。是年合厝⑨。公子建勳,時詣墓所,如定省⑩。今春,廬於其側,鳩工益增治⑪。於是,公歿十年矣。本傳列入《畿輔通志》及邑志,贊誄敘跋之屬梓行世⑫。先德、躬行、膚公、寵命,詳哉其言之⑬。清元竊幸侍幾杖,知公念念在親,無間存歿⑭。太夫人前妣氏白、妣氏黃,繼妣氏趙,撫子及侄十有三。公齒最少而孝顯,年十七讓產僦居,幾於日不舉火⑮。夫人贊愈力,故無内顧憂。執友劉君器公才,解裘衣之,公卻至再而後受,屢報。劉感之,且不忘。
公以從戎起家。喀什噶爾之役,單騎撫叛,推首功⑯。督師奏請晋秩,賞藍翎。嗣歷守府都閫⑰。大閱輒冠五營,戲下勒“德惠同歌”字,額諸門⑱。公非牧令,為朱英魁、畢武等雪冤獄。既禽張月巨盜,新、雄之民且勒“除暴安良”以献⑲。外此,齎呈額聯者不一而足。時倚防海,將之任,遮道恭餞,筵亘十餘裏,公為大醉⑳。津沽感戴亦如之,所至百廢具修,守如戰。洎乎發逆肆擾,簡師南下,公以奮勇請㉑。轉戰七省而功懋,奏,予易花翎,位副戎,頭銜有加㉒。
已而積勞病劇,准回籍。夫人節儉有禮,子又克家,頤養備而公瘳㉓。適群醜以次平,公且老,乃告退。父老偕遊,恣談笑,若不知其為將軍者。夫人體公意,為分所有,贍戚族,量助婚喪。公卒,人猶思之,為垂涕焉。卒之年,有馬匪警,省城戒嚴。公命公子募壯士備守禦,轉危為安。夫人毅然謂公子:“苟紓難,即毀家何惜!”蓋公身經百戰,是特其餘事也,而精誠永矢,與夫人之相夫、子者相得益章矣。夫人,同邑王公茂才諱占元之長女,生於嘉慶戊午九月十四日午時,卒年七十有九。宗諡“莊惠”㉔。事詳本傳,載家乘㉕。 生子女十二人,其成立者,子一,建勳,字甸候,奉親,曲得其歡心,每飯,手烹飪,從公南征五年,奉公還,夫人茹素,遞更其味以為娛;事無巨細,必稟命,今守遺訓一如親在時;以功保藍翎職,屢敘不求仕㉖。女一,適同邑周孝廉、原任山西猗氏縣知縣,諱之楨,先公卒㉗。子室郭氏㉘。孫忠偉,以篤謹聞。孫室田氏,繼孫氏。公納簉室田氏,生子一女一,皆殤㉙。溯自乾隆六年,呈入閻莊社四甲民籍,不復入册檔。族繁不備載者,詳先塋也。
是志,蓋以承先塋者不忘先云㉚。銘曰:
峩峩崇嶽,淑靈育甄;純秉泰素,挺質輪囷㉛。
齔髫譽炳,壎篪定省;既冠翱翔,星爛晏警㉜。
矢彼同袍,雲天義高;無德不報,我心實勞㉝。
違豐安匱,如賓德類;有耀其先,俾無隕墜㉞。
嘉峪征長,氣奪西疆;神駿飛踔,再遏鴟張㉟。
戒備不虞,倚乃津沽;稜威可厲,南服勳殊㊱。
高翠霜鏑,雖堅必擊;虓闞名雄,疏爵酬勣㊲。
凱奏言旋,鞠瘁有年;騎箕何速,迸涕潸然㊳。
翠聳遙郎,雞距寒凜;楹奠夢成,於茲十稔㊴。
鏘洋遺烈,怊悵徽音;累葉繼繩,根植其深;銅青石古,柏亦森森㊵。
大清光緒(以下碑石殘缺) 男建勳、孫忠偉恭監勒石
【注释】
①武显将军:按清代封赠制度授予武职二品的名号。省垣:省城。池东:往东。厥配:他的配偶。宗谥:人死后宗族内给予的谥号。祔:合葬。爰:于是。
②文林郎:按清代封赠制度授予文职七品的名号。知:执掌,主持。加二级:清代对官员的通常奖赏叫议叙,分记录和加级两种,每种各有三等。由“记录一次”始,积三次为 “加一级”,然后再累计为“加一级记录一次”、“加一级记录二次”,直到“加三级”为止。
③己酉科拔贡生:清制,每十二年(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国子监,称为“拔贡生”。觉罗官学:清代为皇族子孙设立的学校,授满汉文字、经史文艺、骑射。
④诸昆:同宗兄弟。
⑤元裔:指蒙古族后裔。巴林:今属内蒙古巴林左旗、右旗。
⑥卜:选择。宅兆:墓地。
⑦嘉庆丁已:即嘉庆二年(1797年)。同治戊辰:即同治七年(1868年)。
⑧光绪丙子之岁:即光绪二年(1876年)。
⑨合厝:合葬。
⑩时诣墓所如定省:按时到墓地祭拜,就像早晚向父母问安一样。
⑪庐于其侧:在墓旁建小屋守丧。鸠工益增治:召集工人更加重新加以整治。
⑫赞诔叙跋之属梓行世:赞、诔、叙、跋之类文章刊行于世。
⑬先德:祖先的德行。躬行:亲身实行。肤公:大功。宠命:加恩特赐的任命。
⑭清元窃幸侍几杖:我张清元(撰此墓志铭者)私下庆幸,得以侍奉老人家。“几杖”, 坐几和手杖,孝敬老人之物,借以称老人。无间:不分。
⑮齿:年龄。僦(jiù)居:租屋而居。几于日不举火:几乎每天不生火做饭。
⑯喀什噶尔之役: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维吾尔人张格尔在英国支持下据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叛清。道光七年(1827年)清军收复喀什噶尔,张格尔遁走。
⑰蓝翎:清代礼冠上用鹖尾制成的饰物,蓝色。用以赏赐官阶六品以下的功臣。
⑱嗣:后来。历:先后担任(官职)。守 (shòu)府:明清时地方武职守备的别称(因其官阶与府同知相当)。都阃:指统兵在外的将领。
⑲大阅:指阅兵。戏 (hui) 下:指部下。“戏”,通“麾”。勒“德惠同歌”字额诸门:谓 写下“德惠同歌”这样的文字,制成匾额挂在门上。新雄之民:指新城、雄县的百姓。
⑳将之任:将要上任。“之”,往也。
㉑洎 (jì)乎:等到。发逆:太平军蓄长发,清朝统治者诬称之“发逆”。
㉒花翎;清朝以孔雀羽制成的礼冠饰物。用以赏赐官阶五品以上的功臣。
㉓克家:指能继承家业。瘳 (chōu): 病愈。
㉔嘉庆戊午:即嘉庆三年(1798年)。
㉕家乘:家史。
㉖茹素:吃斋。叙: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官职。
㉗适:出嫁。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㉘室:娶妻。
㉙籩室:妾。
㉚是志盖以承先茔者不忘先云:这篇基志,原也认为继承祖先墓地的人不忘先世的恩德云云。
㉛淑灵:天地间神灵之气。育甄:培育。泰素:指构成宇宙的原始物质。挺质:生就的美质。轮囷 (qūn):硕大的样子。
㉜龀髫:童年。誉炳:声誉昭著。壎篪:喻兄弟。壎和篪本为两种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定省: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既冠:谓已经成年。晏警:“晏开之警”的缩语,谓有寇警则门开得晚。喻时世不安宁。
㉝矢:发誓。同袍:军人用以互称。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㉞违丰安匮:避开丰足,安于匮乏。如宾德类:乃尊敬道德法则。俾:使。
㉟飞踔 (chuō):飞跃。鸱张:谓像鸱鸟(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十分凶恶。喻凶暴。
㊱稜威:威严。可厉:令人尊敬。“厉”,古“励”字。南服:南方。古代王畿以外地区 分为五服。
㊲高翚(huī): 高飞。虓(xiāo)阚:勇猛强悍。疏爵酬勣(jī): 分封爵位,奖赏有功业者。
㊳骑箕:指去世。《庄子·大宗师》云:商代大臣傅说死后升天“骑箕尾”化为星宿。
㊴遥郎:遥远的郎山(狼牙山,在河北易县)。鸡距:鸡距河,发源于保定西部夏庄的鸡距泉,与一亩泉河、联宝泉河汇入府河,经白洋淀入海。楹奠梦成:谓人已逝世。《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于兹十稔:至今十年。
㊵锵洋遗烈:使前人遗留的烈节更加盛大。怊怅徽音:惊叹令闻美誉。累叶继绳:接连几代,前后相继。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