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清刻皇清诰授武显将军总兵衔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公专祠碑记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5-03-05 09:17:23

清刻“冷庆专祠碑记”

【简介】

在东南碑群。此碑全称为“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公专祠碑记”。缺碑额、碑座。碑身高163厘米,宽85厘米,厚17.5厘米。立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碑文楷书,三十一行,每行五十三字。由齐令辰撰文并篆额,蒋式棻书丹。碑文先简介祠主冷庆的家世,然后详叙冷庆在河南“堵缉”捻军、在河北追随僧格林沁“进剿”太平军擒获林凤祥和李开芳、在河南安徽与捻军“大小百数十战”,先后多次立功的“战绩”,最后介绍立祠的经过。

此碑原在冷公祠内,20世纪80年代移入莲池。

【录文】

皇清誥授武顯將軍總兵銜直隸督標中軍副將冷公專祠碑記

令辰昔年肆業蓮池書院,得見副將軍冷公。賢仁、士大夫皆頌德,意以為福將。及公以老告歸,余又假館易州,為公故里,益以悉其先世及公事寔。乃知公故將家子,起家卒伍,無所憑藉,出生入死,屢受重創,卒以忠勇名聞天子。其勳名皆自憂患中來,非世所謂福也。冷氏當明初,為江蘇丹徒縣人,世隸錦衣衛。及永樂遷都,因扈蹕來居宛平。有諱本榮者,官指揮,自是得世襲。子曰應徵,以世職為四川總兵,值明末歿於王事。弟應舉,以其子守才為兄後。守才生見吉,始家於易。見吉生驊,陣亡於金川。驊生耀先,耀先生泰,泰生文明。三世皆隸泰寧鎮,為千把總。文明公生子二,公其仲也。諱慶,字景雲。 弱冠讀書擊劍,躍躍不寄人籬下。道光癸未,父命充伍鎮標,歷拔千總,補大名鎮守備。河南捻匪初起,公赴清豐堵緝,以獲匪首敘功,升河屯協都司。公父適擢陳州都司,公兄瑞亦任漕標都司。公以侍養無人,即欲棄官。父勖之曰:“四郊多壘,正汝效□時也。”公涕泣受命。未幾,父選襄陽遊擊,引疾歸裏。公因差務迂途省視。月餘,父歿,所遺田產悉歸於兄。咸豐壬子,署天津鎮遊擊。粵匪北犯,公隨僧忠親王進剿,大破賊於獨流鎮。乙卯正月,克連鎮,搜獲林鳳祥,賞戴藍翎。師進高唐州,李開芳就擒。方僧邸之入見也,文宗顯皇帝詢以將材,王面奏數人,而公與焉。御筆皆識其名。丙辰,中州軍事日急,豫撫奏請連鎮立功宿將,公蒙揀發赴豫。豫境毗連七省,其地四戰。粵逆之未得渡河者,迴旋鞏汜間,遙結皖捻,豕突鴟張。各屬會匪、土匪亦藉勢而交訌,幾於民賊不分矣。公軍書旁午,無役不從,大小百數十戰,勝敗靡常,皆以死誓。其尤足動人觀聽者,捻首張樂行既據雉河,遂圍亳州,公往剿之,十字河一戰,亳圍立解。賊衆憚而忌之,重懸偽賞,陰謀叵測。公轉戰既久,被圍者七晝夜,勢甚危。夜夢父來曰:“生途在西北也。”公驚起,潜召士卒,牽裾魚貫以進。天明出險,賊竟不覺。公遂乘勢出奇,直搗雉河,傾其堅巢。賞換花翎,以遊擊補用。南汝接壤之區,有角子山焉,袤延三百餘里,壑絕路歧,悍賊充㡿,時號“紅鬍”。丁巳九月,圍攻確山,北城破矣,公驟至,大呼陷陣,危城賴以安全。賊竄南召,遂據馬市坪。三面皆山,惟東面为峪頭溝。公請夜襲之。諸將各山設伏。公選敢死士十八人,由溝疾馳至坪,猛進,火焚其寨,伏兵皆起。賊大驚潰。一時號奇捷雲。戰至歲暮,無一日懈。殲滅此賊,豫南肅清。公適補北塘遊擊,復議功,以參將用,加副將銜。戊午,阜陽教匪蠭起,連立五圩,以西爐莊為老巢。公於黑夜進攻,火器齊發,大風驟起,若有神相焉。此圩既毀,餘亦悉平。公以副將陞用。遂從南陽總鎮邱公聯恩,複剿捻寇棗子集、丁堌寺等處,屢戰皆勝。已未二月,解西華縣圍。於是邱公會公等,乘勝窮追至舞陽之北舞渡。賊大至,邱公發憤戰歿,部將亡者二十餘人,全軍死傷殆盡。公乘駿馬,赤色,素奇愛之。是役也,方鏖戰時,公被矛刺,幾墜,馬忽反奔,逸不能止,阻於河。水甚深,敗兵之被逼者多沉於河。馬乃斜行而下,自識淺灘,得渡,馳至許州。公傷重,憊甚,就醫於祥符。論者皆謂,公之倖存,馬之力也。 旋蒙僧邸奏調,回任北塘,總辦海防營務,補開州協副將。歷署天津、宣化等鎮總兵護理提督,整飭戎行,關心民瘼,所至有聲。當任天津鎮時,開辦葛活稻地,修築城外濠牆,皆屬無窮利益。同治乙丑,公任直隸督標中軍副將。丁卯,剿滅梟匪,加總兵銜。光緒乙酉,致仕歸裏,蒙恩賞食全俸。辛卯二月,卒於裏第,壽八十有五,賜䘏如例

公官於督標二十年。戊辰之春,西捻北竄,省會戒嚴,公晝夜守禦,城得無恙,而公不邀獎敘。是以紳民咸懷舊德,禀請為公捐建專祠。節相合淝公據以入告,得旨俞允。倡斯議者為年丈許君如梓、舊友吳君光祖,僉屬令辰記之以文。其任内惠政已具禀稿,不再覶縷,謹就公之戰績撮要書之,以諗來者

光緒壬辰科貢士、高陽齊令辰撰文並篆額。

賜同進士出身、翰林院檢討、國史館協修、功臣館纂修、掌湖廣道監察禦史、記名繁缺知府、加三級、蠡吾蔣式芬書丹。

光緒十有九年歲次癸已九月穀旦。

【注释】

①贤仁:贤明的人。

②假馆:指作客旅居。益以悉:更加了解。“以”,助词,无义。

③锦衣卫:明代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后由皇宫禁卫军和掌仪仗的官署演变为皇帝心腹,与东、西两厂合并后又沦为特务机构。

④永乐迁都: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扈跸:随皇帝出行至某处。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

⑤弱冠:称男子二十或二十几岁为“弱冠”。古礼男子二十岁加冠,但体犹弱,故称。 跃跃:因急切期待而激动的样子。

⑥道光癸未;道光三年(1823年)。

⑦捻匪:对太平天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军捻军的诬称。堵缉:阻挡和搜捕。以:因。

⑧勖之:勉励他。多垒:营垒众多,喻寇乱频繁。

⑨咸丰壬子:咸丰二年(1852年)。署:代理。

⑩粤匪:对太平天国革命军的诬称。僧忠亲王:僧格林沁,清末将领,袭封郡王,1855 年封为亲王。1865年被捻军包围斩首,谥“忠”。

乙卯: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祥:太平天国将领,1853年与李开芳率军北伐,克静海,进逼天津。1855年在连镇被俘,就义于北京。蓝翎:清代礼冠上的饰物。用蓝色鹖尾,故称。

李开芳:太平天国将领,1853年与林凤祥率军北伐,在临洛关击溃清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清廷大震。1855年被俘,在北京殉难。

方:当。僧邸:指僧格林沁亲王。“邸”,本指王侯府邸,借指王侯。文宗显皇帝:即咸丰皇帝奕詝。“显”是其谥号。与 (yù)  焉:在其中。

丙辰:咸丰六年(1856年)。豫抚:河南巡抚。拣发:谓在候选人员中挑选而分发任用。

豕突鸱张:像野猪一样冲撞窜扰,像鸱鸟张翼一样呈示凶恶嚣张。

旁午:纷繁。

张乐行:捻军首领,安徽亳州人。1852年聚众万余攻克河南永城,1863年雉河集战败后,在蒙城西阳集被俘遇害。

丁已:咸丰七年(1857年)。聚至:突然来到。

戊午:咸丰八年(1858年)。阜阳教匪:对王庭贞等领导的秘密宗教组织起义队伍的诬称。圩:村圩,指有墟场的居民点。

己未:咸丰九年(1859年)。

同治乙丑:同治四年(1865年)。直隶督标:直隶总督掌管的军队。

丁卯:同治六年(1867年)。枭匪:对左春桔领导的青县、沧州盐民起义军的诬称。

光绪乙酉;光绪十一年(1885年)。致仕:辞去官职。

辛卯:光绪十七年(1891年)。赐恤如例:按照条例给死者家属以抚恤。

戊辰:同治七年(1868年)。此年二月五日西捻军进入保定境内。不邀奖叙:不谋求奖励。

节相合肥公:指李鸿章。他是合肥人,官居直隶总督(旧时对地方疆吏有“节下”之尊称),又是文华殿大学士(明清虽废丞相一职,但社会犹习称大学士为“相”),故称。俞允:(君王)允诺。“俞”,应诺之词。

年丈;年伯,泛指父辈。佥:都,皆。属(zhǔ):嘱咐。

已具稟稿:已经在上呈的文稿中陈述。覼(luó)缕:谓详述。以谂(shěn)来者:用来使后来人知悉。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



 

78清刻皇清诰授武显将军总兵衔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公专祠碑记正面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