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清刻王守仁“客座私祝”刻石
【简介】
在北碑廊巨砚轩内。刻石共六方,各横60厘米,纵140厘米。行草。明代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生平见本书王守仁“天池月下闻雷”诗碑简介)在被贬和遭妒期间都曾办学和讲学,传播其“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和“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后又在守父丧和闲居期间于余姚、绍兴两地创建书院,继续完善和传播他的思想。这时的绍兴,先后建有稽山书院、阳明书院,已经成为全国的讲学中心,常年聚而不散的弟子有三四百人。嘉靖六年(1527年)八月, 王守仁将出任两广总督,临行前将绍兴阳明书院的一切事务交给门人钱德洪和王畿(龙溪先生)暂理,并特意写了这份《客座私祝》。“客座”,指招待客人的房间;“私祝”,即“私嘱”。这篇文字原先张挂于绍兴阳明书院的客座里,对来客及弟子有所嘱托,故称“客座私祝”。内容为嘱托外来讲学的学者以正道教训浙中子弟,勿以劣行诱惑浙中子弟,并告诫浙中子弟不要成为“远良士而近凶 人”的“逆子”。此碑刻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正文后有原法书传承者刘宗 周、观赏者文元发和本碑摹刻者任信成的跋语。原存于保定市市府前街浙绍会馆,解放后移入莲池。
【录文】
但願温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毋陷于非僻①。不願狂懆惰慢之徒來此博奕飲酒,長傲飾非,導以驕奢淫蕩之事,誘以貪財黷貨之謀,冥頑無耻,扇惑鼓動,以益我子弟之不肖②。嗚呼!由前之說,是謂良士;由後之說,是謂凶人。我子弟苟遠良士而近凶人,是謂逆子,戒之!戒之!
嘉靖丁亥八月將有兩廣之行,書此以戒我子弟,并以告夫士友之辱臨於斯者,請一覽教之。王守仁書。
附:跋语三章
山川毓秀挺生,斯文居仁由義,萬古高風③。山陰劉宗周④。
公之斯文,獲於乾坤正氣,春温秋肅,受者皆生。又如千仞壁立,截斷衆流。天下父兄,茍不欲其子弟之不肖,皆當家書一通,塾置一本。此為公手書,凜然正色在行墨間,尤不可褻玩也。福州陳氏寶之,出求題識,遂得著墨褚間,何如樂耶⑤!長洲文元發浣手敬識⑥。
文成督兩廣,在南贛大功後,勛德之盛,當時無兩。乃此書諄諄以遊從為戒,敕約自好,無異寒素,誠吾道偉人也⑦。幀為公手書,舊藏瑛蘭坡中丞處⑧。 駱君汝舟曾模刻於京師。原石已失,無以應求者。余從徐惺齋觀察,乞中丞借得墨跡,重刻於保陽。使凡閱者誦者,鹹知躬行實踐,率其子弟,化及友朋,將來進德立功,處盛不懈,因可即於燕遊時卜之⑨。是則文成所望而亦鄉人士之大慰也。同治庚午六月任信成謹書⑩。
【注释】
①直凉:正直诚信。非僻:邪恶。
②长傲:滋长骄傲。黩货:贪污纳贿。不肖:不成材。
③毓秀挺生:培育特异人才,使之挺拔生长。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④刘宗周:明末哲学家,山阴(今属绍兴市)人。官至南京左都御史。曾讲学蕺山,提倡“诚敬”、“慎独”之学。
⑤褚:通“楮”,代称纸。
⑥文元发:号湘南,明末苏州府长洲(今属苏州市)人。是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孙子,善诗词。
⑦无异寒素:谓对家世寒微的人也没有区别。
⑧瑛兰坡:瑛棨,号兰坡居士,曾任河南巡抚等职。擅长丹青,又喜收藏。
⑨燕游:宴饮游乐。卜:预料。
⑩任信成:曾是曾国藩幕府成员,后来代理天津府知府。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