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元刻河图碑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5-03-03 15:52:45

【简介】

在宸翰院。碑高85厘米,宽110厘米,厚13厘米。碑的正面刻“河图”, 背面刻“历史朝代图”(无标题)。“河图”是儒家关于《周易》卦形的依据。汉儒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为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又:《礼记正义》云“河出马图”,疏曰“尧时受河图”;《寰宇记》说尧住伊祁山(在今保定顺平县西)。因此,保定的“河图”碑可能是为扩大此传说的影响而刻立。此图仍清晰。“历史朝代图”,始于史前传说,终于元之“今日”;传说帝王依次为遂人、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以下为夏、商、周、秦、西汉、东汉、晋、隋、唐、宋、元主要朝代,均以大圈标明,附注存在年数,有的附著名历史人物姓名,如“夏禹,四百一十二年,皋陶”。春秋、战国、三国、东晋、宋一齐一梁一陈(南朝)、梁一唐一晋一汉一周(五代)和南宋,均以小圈标明,亦附注存在年数。此图漫滤较多。

两图并刻,当属同时。“河图”碑的刻立朝代,当以碑阴的“历史朝代图” 为依据。“历史朝代图”上最后一个朝代名称已漫滤,而其上一个朝代名称为宋,大圈内“宋”旁注明“一百六十七年”,其延长线下方小圈后又注“南宋一百五十二年”,这与正史完全一致,可见碑上那个已漫滤的最后朝代是“元”(大圈尚可辨),“元”的延长线末端大圈内为“今日”二字,可见此时尚无“明朝”。因此,此碑的刻立朝代当定为元代。

此碑原立于保定人民公园内,1965年移入莲池。

【录图】

            

 

【图说】

天数为奇为阳(符号○),地数为偶为阴(符号●)。天三地八,排在东方(图的左方),表征春天;地二天七,排在南方(图的上方),表征夏天;地四天九,排在西方(图的右方),表征秋天;天一地六,排在北方(图的下方),表征冬天。天五地十,排在中央,表征长夏或四季。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



 

24元刻河图碑正面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