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此碑为嘉庆皇帝赐直隶总督温承惠诗之碑,在宸翰院。通高 347厘米,宽91厘米,厚 21厘米。碑首浮雕盘龙,碑额篆书“御制”二字。诗为五律,楷书四行,落款下面钤“嘉庆御笔之宝”和“执两用中”两方玺印。刻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
嘉庆皇帝(1760~1820年),名颙琰,高宗第十五子。在位二十五年,以诛巨贪和珅大快天下,也因土地高度集中、政治腐败而农民起义不断。卒谥睿,庙号仁宗。
【录文】
賜直隸總督温承惠①:
三輔資為政,屏藩衛帝京②。修文敷教化,講武寄干城③。義正消愚魯,心純底治平④。蓮池一泓水,疏濬本源清⑤。
嘉慶辛未閏三月下澣。御筆。
【注释】
① 温承惠(1754~1832年):字景侨,山西太谷人。拔贡出身。嘉庆十一至十八年(1806~1813年)任直隶总督。其间,治理河道略有成效,因无力荡平社会动乱而被革职。
② “三辅资为政”二句:京畿地区依靠汝来处理政事,作为卫国重臣保卫着京城。“三辅”,指直隶省。详见“‘三辅群瞻’碑”(乾隆赐直隶总督周元理诗碑之一)注①。“资”,依靠,凭借。“屏藩”,屏风和篱笆,喻卫国的重臣。
③ “修文敷教化”二句:要加强文治来实施政教风化,要讲习武事从而借重众多捍卫人员。“敷”,施行。“寄”,借重。“干城”,盾牌和城墙,喻捍卫者。
④ 底:同“底”,达到。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太平。
⑤ “莲池一泓水”二句:古莲花池一片清水,由于源头经过疏浚才如此清澈。此二句是对第二联和第三联所表述内容的比喻。
⑥ 下浣:下旬。唐代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称为“休浣”。后人因此称十日为“浣”,每月分上、中、下浣。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