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重修保定古莲花池记刻石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5-03-03 14:39:14

【简介】

嵌于巨砚轩右廊。刻石横106厘米,纵44厘米。民国二十一年(1932)河北省主席王树常撰并书。碑文追述莲池在初建时期、行宫时期和书院时期景观之美盛,文化之灿烂,感慨民国以来时有军队驻防,“池台苑囿不免摧残”, 赞美1931年醵资重修,“(水道)顿复旧观,楼台亭榭之倾圮者茸之,赤白之漫漶剥落者新之,沟渠洞达,水流湱湱,补种新荷,亭亭叠翠,风景依然,邦人额庆,几经堕坏失修之故迹焕然改观”,表达对“莲池故迹得以常存”,“国学勃兴发扬光大”的般殷期望。

王树常(1885~1960年),字庭五,辽宁省辽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后为东北军将领,追随张学良。1930年秋出任河北省主席。抗战期间隐居北平,不与日伪合作。抗战胜利后,希望国共继续合作,和平建国。新中国诞生后,曾出任水电部参事室参事,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録文】

重修保定古蓮花池記

保定古蓮花池,於河北名勝為最。剏始於有元張公柔,暨其子弘範益加浚沼釃渠,引泉入城,藝柳種荷,辟為奧區,數百年來為士大夫宴遊之所,昔人記載詳矣。清帝時巡駐蹕,於此建設行宮,摹勒列帝宸章、臣工詞翰,附刻古法書多種,覆以長廊,鐫華石墨,彬彬蔚蔚,文物燦然。春時藤花滿地,夏則荷香襲人,池水一泓,亭臺掩映,真令人有濠濮間想。清季直督湘鄉曾公、合肥李公,先後延聘武昌張廉卿、桐城吳摯甫來此都講,導以師資,教授左、國、馬、韓以來文法。於時河北學者愈奮勉於古學,數十年河北文風丕變,方之漢代文翁化蜀,殆庶幾焉。

民國肇建,時有軍隊駐防,池臺苑囿,不免摧殘。繼復填平水道明溝,易以鋼管,使伏流地中,日久湮厄,水乾池涸;厥後屢罹兵燹,益蕪穢不治。十九年秋,樹常綜治河北省政,值南北戰役之後,公私匱竭,元氣大傷,噢咻拊循,心餘力絀,凡屬遊觀之飾治、不急之建築,諸從節省。而保定古蓮池,適於二十年春夏之間倡議醵貲重修。經商前主席震、王將軍占元各捐鉅款;不敷,又經樹常暨紳商等界集貲,以促其成。會駐軍李旅長振唐督率全旅士兵疏濬水道,三日頓復舊觀。樓臺亭榭之傾圮者葺之,赤白之漫漶剝落者新之,溝渠洞達,水流㶁㶁,補種新荷,亭亭叠翠,風景依然,邦人額慶幾經墮壞失修之故蹟煥然改觀。廢者舉,塞者通,好義者集貲,任官者宣力,軍民踴躍從事而忘其勞,凡四閱月訖工。兹役也,集議倡修者為駐軍李旅長振唐,會同清苑孫縣長迪,保定公安劉局長運鴻、李局長恩培,始終經理其事者為士紳梁鳳池、冉鵬飛、賀宗儒、程兆康等。例得書,以誌不忘。樹常幸觀其成。從此蓮池古蹟,得以常存。莘莘學子,樂此勝地之重新也。相與陶冶心性,觀摩文化,國學勃興,發揚光大,斯則樹常所殷殷期望者矣。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仲春,王樹常撰並書。北平陳雲亭并字。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