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此碑立于南碑廊,存碑身,碑额、碑座佚失,正文楷体直书。清同治十一年五月(1871年),由候选知县马人龙撰文并书丹。该碑记载了新建关帝庙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两次重修关帝庙的经过和缘由。据碑文内容可知,雍正十年(1733年),关帝庙新建于保定绿旗兵内教场,嘉庆廿五年(公元1820年),重新修建了关帝祠庙。到了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制军刘公把关公庙移到营城外。并且由于当时秋季淫雨不止,军中多疫病,为了祈求病愈,“遂于东偏别饰享殿一楹”,用于供奉华佗。后由于经历“红羊劫”,数归一炬,于今朝重新修建关帝庙。
【录文】
重修内教塲 關帝廟碑記
國朝以騎射定天下,入關之初,首尊漢壽亭侯。歲時致祭,俾諸將士有所觀感,發其□義之心。所以廟貌輝煌,隨在皆是。而屬在營伍者,香火尤盛。保陽綠旗兵,向分五營,隸總督標下合操教塲。去城垣東北三里許,別拓城之西北隅為內教塲。雍正十年,築關聖帝君廟於焉,肅觀瞻而講武備復以。中原迅掃,騎隊居先,電掣風馳,厥功尤偉。故位馬明王於座右,其左以火德星君配,意以銃礟霆擊,不著創始之人,毒燄颷揚,應位南方而統於離部,舊塑少將軍、周將軍,擐甲侍坐。故老傳為征蚩尤,時巨憝就擒,特摹其斂兵喘息之狀,語雖不經,理或然也。
嘉慶廿五年,重加脩建。逮同治七年,制軍劉公揀健卒,歸練軍,移營城外,拒敵土寇。適秋霖作,虗地處卑,溼師中多病疫,禱於漢名醫華公之神以次,畢愈,遂於東偏別飾,享殿一楹,以便奉祀。西偏舊祀關太公,襲陋因訛,謂為少將軍之本生父,相沿已久,未便議革,不得不委曲從俗,略存亡是公之虛位,藉以動孝思而感人心,不無裨益。前經合營捐餉,頓改舊觀。鳥革翬飛,頗稱壯麗,奈刦阨紅羊,數歸一炬,諸君子慮無以妥神靈、脩祀事。因復竭力捐資,再為建造,鳩工庀材,功成不日,較前倍為軒敞。
嗚呼!凡有功德於人者,舉列祀典,况奠國家於磐石,而陰相斯民以造太平之福者,其聲靈赫,濯更何如哉!迄今升降跪拜之際,足以作忠作孝,益張敵愾之風,而作之氣也。亦宜當事諸公囑記。於余,謹述其興廢之由,如此於是乎序。
邑人己未,恩科舉人鑲黃旗覺羅學漢教習候選知縣馬人龍撰文並書
大清同治十一年歲次壬申五月 穀旦 石二徐華鐫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