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此碑在东南碑群,碑正反两面皆刻纹。正面碑额刻“二十二人墓碑记”,碑文主要是记述二十二人尸骨之由来。背面碑额刻“二十二人墓祭文”,介绍当时祭此二十二人的官吏及祭文。据碑文所述,此二十二具尸骨当为明末甲申之变时战死,尸骨齿牙紧咬,非比寻常,乃奋勇死国之士。碑上行文凄怆刻骨,振聋发聩,称颂此二十二人“激於大義,駢首不頋,正氣常存,故能歷久不敝如是。”
【录文】
(正面)
【碑额】二十二人墓碑記
【碑文】
二十二人之墓
甲戌春,余飭官紳為瘞骨之舉,於西郊火神廟旁得骷髏二十二具。上右血暈痕,齒牙緊齩,不散其跡,若有異。惜無碑誌,年代事實不可得而知也。余聞之,凡人死後,膚革既敗,齦齶無不離脫者。此二十二人瘞於一穴,則死國時決脰無一全體;則死國難而上下齒牙亦均固結不解至今如生;則死國憤烈嗚乎,此豈貿然而死者耶?或曰:眀末甲申之變,其地為殉難諸人叢葬所,則此二十二人遺骼異於常者,其必當時死節之士。激於大義,駢首不頋,正氣常存,故能歷久不敝如是。事雖無徵,理則可信也。諸同人,為具棺,改葬於南郊。高大其封,伐石請識其處,余特表而揭之,使遠□毅魄重妥九泉,且今後之人得觀感焉,第以姓氏,墓可考僅列為二十二人云。大清同治十有三年秋十月直隸旬宣使者孫觀題記。
(背面)
【碑額】二十二人墓祭文
【碑文】
祭二十二人墓文
維同治十三年歲在甲戌八月九日庚辰,直隸布政使孫觀,布政使銜按察使范梁,按察使銜直隸清河道葉伯英,二品銜直隸候補道祝塏,總兵銜直隸督標中軍副將冷慶,鹽運使銜直隸保定府智府李培祐,升任天津海防同知清苑縣知縣陳錫麒,暨在事文武官紳運同銜直隸州知州用直隸候補知縣張雲祥,同知銜直隸候補知縣方蔭樾,六品銜直隸清苑縣典使萬獻琛,直隸候補典史葛其壽,守備用直隸督標前營千總吳光祖,六品銜直隸督標左營經制外委張成翼,四品銜候選郎中前翰林院庶吉士賀錫福,六品銜候選知縣邢文藻,五品銜候選訓導諸崇儉,五品銜試用訓導周洛,六品銜試用訓導許如楷,候選從九品陳文燦等,謹以清酌庶羞致祭於二人之靈。曰:
昔韓昌黎出田橫墓下,感橫高義而致詞。今二十二人其事或相類,故為文以祭之。吾不知其何代何月日,何以駢戮而不辭努目切齒、歷久不已。雖形體已敝,而精爽有餘悲。或云:甲申之難,諸臣殉國。當葬多纍纍翳勝朝之養士,得士忠烈餘氣,至死而不衰,何此二十二人者?尤狀皃烱烱,其若斯斯,其忠義足為後世勸,豈可使埋骨之地,舞鰌鱓而號狐狸?既築土伐石以表墓,復長跽薦酒,而冀魂有知尚饗。
同治癸甲間雲問楊葆灮來遊兹土躬覩異事方伯孫公既為碑記,在事諸君屬為此文書丹其後。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