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此碑在东南碑廊,碑额为篆书,全文为楷体直书。万历五年秋八月(1577年),由山东按察司按察使高文荐撰文。碑文记载了明代保定教场建立武安庙的经过和缘由。教场作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符合关公以武义取天下的道德准则,建立武安王庙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士兵像关羽一样拥有忠义之心。据后文记载,其中督工的文武官名都刻写于碑左,现已漫漶不清。
高文荐,成都人,进士出身,官至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
【录文】
保郡教[塲][新][建][義][勇]武安王廟碑記
欽差提督鷹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前兵備紫荊山東按察司按察使成都高文薦撰文
直隷保定府知府西晉賈□元
直隷保定府管紫荊關務河間長蘆都轉運塩使司同知滇雲
郡有教塲,自國初始,校塲之有武安王廟,自今日始。何以建若廟也?余惟天地以正氣畀人,出以剛大之謂義,出以果敢之謂勇。勇生于義,善用其勇□也。士善用其勇,立天下之大節而人無驚色,成天下之大務而世無間言。自幽獨屋漏之隱,至大庭廣衆之除,由辭受取予之㣲,及生死成敗[之]□,□談咲揖讓之常,當鋒鏑鼎鑊之變。随時随處,而吾心于是非可否了然若辨黑白,由是而行,屹若砥柱之不可移,浩若東流之不可□。□□□□,弗驚弗震,此其挾持者甚大,而其樹立甚偉;其信從者甚衆,而其流被甚遠。反是則餒,餒則怠,其餘不足觀也已。
昔在漢季,[與]義勇并負□□,豈鮮鮮哉?彼光燄僅如石火,銷解輒如氷澌,帷義勇乃乾坤不毀,日月常新,何耶?夫固全天地之正氣耳!意!操權所以失其貴,蒙遜所以失其□。生而弄詭道于紛華利慾之塲,死而附聲名于草木狐鼠之末,良有由哉!
余往役紫荊,計保郡為神京西臂,軍旅盖大故也。以軍旅之大故,鎮以天地之正神,非敢聽神以為武也。仰禹謨以龜定位,周範以筮决疑。神道[設]教,聖人不廢。將使若瞻仰王靈,贵者鋭祚其遷善改過之心,卑者銳發其親上死長之念,義所當勇皆迅奮向往。凡暖昧軟熟偷隋委靡,并不當勇而勇者。一切□默奪于胷鬲之间,感格既久,精神自通。為子者必為孝子,為臣者必為忠臣。以之敵愾,必收摧陷廓清之功;以之居□,必[淳]裕民豐亨之□。上□天子,下威四夷,此神之助順,亦理之自然者。固余建若廟之意也,若曰教塲有紀律號令、金皷旌旗、步伐作止兮矣。技藝則有以教之者矣,又何□□神道哉?
廟建于萬曆四年二月,成于萬曆五年正月。財不費帑,力不擾民。與余共成廟事者,則元戎龍淵傅,公也,書本索記。因書以付之。
门楹并督工文武官名俱勒碑左。萬曆五年秋八月吉旦。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