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此碑嵌于北碑廊,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由金忠烈公金毓峒裔孙金鉴撰文。该碑记载了重修金忠烈公祠堂的历程。光绪丁亥年(1887年),因祠堂年久失修,墙垣破败,耆绅诸寿原等人联合呈词请求修缮。练饷局的何崧泰鉴于库藏空虚,估算需白金七十余两后安排修葺,朱寿昶负责监修此碑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如实记录此事,使得金忠烈公的恩泽永传的情感。
【录文】
[重][修]金忠烈公祠堂記
[舍]□[李][博]總制畿畺[愷]澤旁□……□
□□節□□棄嬰拓忠烈之祠□……□
所[仁]心仁政表見一時,惟□……□
堂旁及殉節井亭,年久失修,墻□……□
秋與祭盡焉心傷光緒丁亥[仲]□……□
之耆紳諸夀,原先生合詞上請□傳□練餉局,何觀察崧泰,號俊生、安□人,躬親履□□庫藏空虛,百金之費,概停修造,觀察仰□,憲意兼體時艱,計估白金七十餘兩。□安修葺。朱司馬夀昶,號星齋、江蘇人,廉明篤實,[令]監修。工未及半,款已告罄。於是觀察□捐多金,司馬復傾囊相助,匠役感奮昕久,併營□□,迅速蕆工,俾還舊觀。復蒙李相國題精忠大節匾額,何觀察題乾□正□匾額,朱司馬更益之以楹聯。凡□堂[既][改],井亭煥然一新。丹雘既成,由縣兩憲率合城文武躬親致祭。一時觀者如堵,莫不嘖嘖稱歎。雖先公之靈爽式憑,亦當事之風義所感。固金氏之厚幸,尤薦紳所樂道。據事直書,以冀先澤之不泯焉。
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十月 穀旦
裔孫金鑑恭紀
河北大学文学院、莲池书院 莲池石刻研究团队考据整理
(王亚彬、 郭彤旭、朱海勇、张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