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简介
立于水东楼南。碑高238厘米,宽120厘米,厚36厘米。刻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集贤院学士徐安贞撰文,逸士苏灵芝书丹并篆额,太原王希贞刻石。碑额篆书“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碑文字体为行书,二十九行,每行六十字。碑文简介田琬的家世与履历,记述他莅任后实行“宽明”的政策使易州百姓财用阜足,心存忠爱,赞扬他经常巡视桑野,以德化民,使城乡“莫不竞者让,暴者仁,毅者温,懦者立”,因此百姓立碑为他存“令名”。
徐安贞(671~743年),初名楚璧。龙丘(后改为龙游,1960年并入衢县、金华县,属浙江省)人。神龙二年进士。玄宗时,为起居舍人,诏书多出其手。官至中书侍郎。有诗文多卷,久佚,明代童佩将其遗文辑为《徐侍郎集》。
苏灵芝,唐开元、天宝年间武功(今属陕西)人。官承奉郎、守经略军曹参军。以行书擅名,被欧阳修褒为“写碑手”。《宣和书谱》称赞他的书法“在唐人翰墨中固不易得,盖是集众善而成一家者”。传世作品有《田琬德政碑》、《易州铁像颂》、《梦真容碑》、《悯忠寺宝塔颂》等。
此碑原竖于易县城内。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将它移至保定,经大西门时,碑忽落地,断为数块,修治后竖于保定府学明伦堂左隅。1929年官产局处分府学地址,得主王献章将它弃置于南白衣庵前,碎为十二段。1932年秋,清苑县文献委员会发函报告县政府,经王献章同意,由文委会出价运至莲池保存。1935年,有几位注重古物的厅长“顾而惜之”,于是倡议捐款,雇工修治,竖之而建亭保护。碑阴有1935年清苑县县长萧鹤延撰的《唐田琬碑亭记》。碑文记载府学遗产处分后田琬碑被得主弃置而破损,又被有关部门和人士运至莲池,“鸠工合石而竖之,得筑亭以护之”的经过。
录文
【碑額】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
【碑文】大唐正議大夫、使持節易州諸軍事、守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賞紫金魚袋、上柱國田公德政之碑並序
太中大夫、守中書侍郎、集賢院學士、上柱國、東海縣開國男徐安貞撰。
聞之,經國濟理、長物生人者,則必委成郡邑,而擇其良吏。然守文則溺於牽俗,更法則弊於專任,寬恕則失於容奸,强毅則陷於傷善。 建用皇極,難乎其人!若夫剛不為虐、簡而能斷、布政優優、化人成俗者,見於田易州焉。
公名琬,字正勤。其先敬仲適齊,因陳為族;周齊聲近,遂氏於田。五代其昌,罷秦人之西帝;七雄方闘,朝泗上之諸侯。自國滅淄上,族遷關右,武安以戚屬為丞相,司農以建議封陽城。吾能言之。公其後也,不殄厥問,幽而復光。曾祖君紓,隋甘州刺史;祖越,西州長史;父思,成州同谷尉:名雖必聞,官不求達,累濟純嘏,克生忠良。公應天景星,含道元氣,和五味以正性,備百行以資身。况言談者仁之文,孝悌者德之本,取與者事之會,恬淡者道之苻。弱冠遊太學,尋師授《韓詩》、《曲禮》,以為《小雅》傷於怨刺,《大戴》失於奢侈,功業宜先於濟理,章句非急於適時。因讀《孫吳兵法》、《衛霍別傳》,遂仗劍從軍,以功授合黎府別將。曆果毅,轉折衝,累拜郎將、中郎將,尋除安北都護,稍遷威衛將軍。 每拜命,必銜一官兼一使。非其幹理,疇克保厘?由是,所向皆通,衆善咸集。戶部尚書王晙,國之楨幹,人之具瞻;太子太師蕭嵩,惟嶽出雲,生甫翊聖。王之總管朔方也,帳下之畫,一以詢公;蕭之節度河西也,閫外之事,不裁於已。公貌無矜色,口無伐辭,出則推美於人,入則盡慮於事。議者以為王能信善,蕭能任賢,居二者之間,非周才孰可?尋以將軍兼靈州刺史、朔方軍節度副使,押渾部落,仍檢校豐安、定遠及十將兵馬使。會遭家艱,奔喪州里,扶杖未起,粥嗌不入。古之純孝,何以尚兹!
明年,林胡寇邊,天子震怒,起公除易州刺史,鎮北邊也。公聞命驚殞,以死讓請,情既難奪,恩為中停。廿四年,禮終,復除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此邦之人,舊稱勇悍,懍然尚荊卿之風,慕燕丹之義,其俗易使也,其人可用也,而地接邊鄙,郡參軍鎮。 嗟哉!杼軸空矣!征役勤矣!用非所養,力盡猶求,摧節義之明心,就逋逃之下請。公深悲其故,大返其源,阜其財求,致其忠愛。居者既逸,去者知歸。星歲未周,繈負鹹至。豈非寬明以恕、恩結其心者歟?時出桑野,奄觀銍刈。責其墮者則為之怛戚,如遇其敗子焉;勉其勤者則喜形顏色,若遇其良子焉。 故人感而懷之,莫敢暇逸,沾體塗足,唯農是務,所以家粟流衍,而餘糧棲亩。
《管子》曰:“倉廩實,知禮節。”則公之德政信然也。歲或大旱,憂心如熏,如㷋如焚,如焚其身。曾是勤人達於鬼神,及有事山川,宜乎塚土,祝始告而雲合,俎未徹而雨降。氣有並隔,災變為蝗,自西徂東,風至雨集。其高也蔽日,其下也被地,遂能辨其疆界,犬牙不入。非神鑒其德,有所底之,其孰能與於此?夫市者,利之所聚,人之所爭。强或肆奪,不忌於上。吏取於人,謂為官市。交易不得其所,朝夕為之皆虛。公撫御多方,非止撲罰,家僮門客,莫出城寺。通商服德,日以填凑,更為一都之會也。公之下車,將大變其俗。其有酣歌劍舞者,彈弦跕屣者,懾其雄而息其競,疏其穢而復於禮。以為不積其德無以服人也,不正其身無以出令也。故視無旋,聽無聳,其動也可效,其靜也可法。四鄰以是嘉其致而歸其高,百姓以是服其德而樂其行。故自郡邑至乎鄉鄙,莫不競者讓,暴者仁,毅者溫,懦者立,其惟不言,而化已過半矣。於是詢耆舊,察人俗,入而靜謀,出而周視。高者抑之,弛者張之,人之所惡者去之,人之所欲者濟之,老有歸,幼有長,至於疾苦,莫不躬親為之。一年而下,無艱急而亦無殄病矣。比及三年,則有成也,盡知方也。洎農隙巡撫,煦愉溫顏,易水變其寒風,燕谷增其暖氣。由是刑罰不用,而君亦恥之,使無訟乎見於今日矣。故化行乎近郡,而譽達乎京師。
公夙昭武烈而善於文史,將以漢主憂邊,故投其筆硯,晋侯擇帥,更悅其詩書。不然,何有執繁弱之弓,杖雍狐之戟,而能緣飾吏事擿發如神,窮物之理盡人之性若此之至也?
廿七年,公次會計,朝於京師。廿八年春二月,制攝御史中丞、遷安西都護。詔書至郡,郡之人吏若有所亡,或號門衢,或悲里室,曰:“自我公至,吾黨其蘇;今我公往,吾黨其痡。”詣闕陳情,則長安地遠;邀道攀戀,而西域路絕。既借寇不可,則令名宜存。詞曰:
卓爾有立,時惟田侯。清標遠映,高月垂秋。其武也剛,其文則柔。孰是師旅,能牧于州?靡不夙夜,思皇厥中。綢繆庶政,亦以訓戎。天子曰俞,爰嘉尔功。俾守易土,而和其風。北燕之南,全趙之北;歲有軍事,人用不足;從而搖之,是謂苛慝。惟若莅止,高明柔克。柔克伊何?撫如嬰孩。蝗不入境,旱不為灾。既庶能富,逋亡歸來。非德之致,其誰有哉?水積則流,德積則揚。化自下國,聲馳遐方。允矣君子!如珪如璋。刻石頌之,令問不忘。
開元廿八年十月十六日建,逸士武功蘇靈芝書,太原王希貞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