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6月22日上午,莲池讲堂第三十七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民安教授以“何谓作者:从福柯到Chatgpt”为题,由法国思想家福柯《何谓作者》一文切入,从作者的传统功能到“作者之死”的观念变迁进行讲授,并对Chatgpt出现以来的“作者之死”和20世纪以来的“作者之死”之间的差异进行辨析。
从19世纪中期之后到20世纪,西方古典主义强调作者的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了挑战和批判,其核心思想就是罗兰·巴特所谓“作者之死”。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汪民安教授着重从七个维度对“作者之死”的各种观念进行了详细讲解。
讲座伊始,汪民安教授指出,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念,以三位一体的“再现论”“作者论”“介入论”特征,强调作者之于作品和介入世界的重要性,作者意图对于作品具有决定意义。因此,作者是作品的“母体”,作者是文本的一个绝对起源。福柯在20世纪60年代《何谓作者》一文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文本的统一性和统摄作用,即“作家对各种作品中事件和历史的统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中风格的统一”“作家所有思想、情感、欲望、无意识等差异矛盾的统一”“作家不同文体和碎片式文本的统一”。
从19世纪中期之后到20世纪,西方古典主义强调作者的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了挑战和批判,其核心思想就是罗兰·巴特所谓“作者之死”。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汪民安教授着重从七个维度对“作者之死”的各种观念进行了详细讲解。
第一种是经典的结构主义“作者之死”。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为基础,认为不同具体作品背后都遵循着共同的叙事语法结构,作者不过是结构的一个媒介,作为创造者的作者不存在,其永远无法挣脱结构的牢笼。
第二种是超现实主义的“作者之死”。以法国作家布勒东为代表,进行无意识的自动写作实践。他们因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故强调无意识。相较于理性和意识而言,无意识更加真实,更加有创造性,讲求抛弃任何成见、理性、规划,在白纸上无意识地、迅疾地写作。
第三种是现代派传统的“作者之死”。以法国诗人马拉美为先驱,打破古典主义文学的再现观,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不是作者在说,而是“字词”有自己的独立王国,它可以摆脱意义、相互脱离,其自身在孤独地闪现。
第四种是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作者之死”。他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不是作者全知全能视角的独白,而是作品内部人物各种声音杂语狂欢的复调表达。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被其所创作的人物所引导,成为被动的写作者。
第五种是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互文性理论的“作者之死”,即文本是在与其他无数文本的对话或对抗中形成。文本永远与其他文本有互文性,作者的独创性不重要,作者只是一个转译者、摘抄者、裁剪者、誊写者。汪教授认为,今天的Chatgpt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型的互文性写作机器,它淹没了原创,是互文性理论的最终实现。但是两者的差异在于,罗兰·巴特等人的互文性理论是后结构主义文本的增值、扩散,强调打破意义的边界,消解意义、创造意义;但是Chatgpt的互文性是一种结构化的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总结,要从纷繁的文本中寻找最均平化的意义。Chatgpt不是消解意义,而是确定意义、均平化的写作。Chatgpt以客观之名,排斥意义的多样性。因此,Chatgpt虽然不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写作,但是与20世纪的互文性理论一样,共同彻底宣告了“作者之死”。
第六种是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的“作者之死”。他反对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不是对外物的命名,而是“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语言决定了世界的明晰与可见。语言在主体之前,语言创造世界。
第七种是法国理论家布朗肖的“作者之死”。他认为写作成就了卡夫卡的真正生命;《一千零一夜》中给国王讲故事的少女,因讲故事而免于死亡,“作者的写作与其存在与死亡密切相关,文学决定了作者的命运”。
驻保高校师生和保定各书院代表等在现场聆听讲座,广大市民通过冀云等平台收看网络直播。据悉,截至目前,本讲在冀云平台总观看量超过124.4万人次;长城新媒体的视频号、百度、UC、新浪微博、腾讯等官方平台直播观看总计超过11万人次。
编辑:刘 洋
审核:梁 钊
终审:张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