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讲堂 | 顾涛教授解析礼乐文明的传统及其现代化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4-05-11 09:55:42


640


5月11日上午,莲池讲堂第三十一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顾涛教授以“礼乐文明的传统及其现代化”为题,从探求“礼”之本、“礼”的深层意义、礼乐复兴的尝试等方面进行讲授。

640


顾涛教授以钱穆先生语“礼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和“中国的核心思想是礼”开场,首先讲述“礼”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接着,顾教授从礼仪出发来探求“礼之本”,从礼仪层来看,“礼”的准则管理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是不可省略的仪式。顾教授强调,礼之本即仁,仁乃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意。在此基础上,顾教授进而阐释礼仪的基本原则即无私意、不持绝对肯定的态度、不固执、无自我心。

640



随后,顾涛教授从国家制度、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了“礼”的深层意义。从国家制度来看,“礼”在《论语》中首先表现在礼法层,身份地位与仪式要相匹配;扩展为社会规则、制度之时,观象授时、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典章制度、巡狩朝觐,皆可谓之经礼;胡适和梁启超均认为礼与法视同一物,家庭、社会、国家的组织法就是“礼”。从国家治理来看,“礼”代表了制度品节,主礼治便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周礼》中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制度系统涵盖了行政国务、教育和基层管理、礼典、军事国防、司法刑律、工程实业等国家治理的所有方面。顾教授指出,《八书》中礼书第一、乐书第二,礼节乐和为制度建构赋以神,律书、历书等制事立法成制度之形,天官书、封禅书等政治权力架其构,河渠书、平准书等交通经济方面为国家制度筑地基,中国古代治国以礼为纪纲的思想可见一斑。


640



最后,顾涛教授讨论了礼乐复兴的几种尝试。他认为,礼乐复兴不在于恢复仪式,并列举几个深层复兴的可能。陈寅恪提出复兴典章学术,进而恢复儒家学说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的影响。梁漱溟提出“礼乐化的生活”这一倡议,因其认为“礼乐是孔教惟一重要的做法”。费孝通认为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无需有形的权力机构,故礼法秩序的重建,需经教化过程而养成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杨联陞提议以风俗之厚薄为时代盛衰的尺度,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礼乐精神均衡社会的向心力,使全社会都能够发挥绝大的效用。


驻保高校师生和保定各书院代表等在现场聆听讲座,广大市民通过冀云等平台收看网络直播。据悉,截至目前,本讲在冀云平台总观看量超过211.8万人次;长城新媒体的视频号、百度、UC、新浪微博、腾讯等官方平台直播观看总计超过10万人次。



文案:肖   慧

图片:梁玉娇

视频:梁玉娇

编辑:马鑫雨

审核:梁    钊

终审:张进红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