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作家张楚首部长篇《云落》,书写时代褶皱里的人生风景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4-07-02 09:20:45

【津云(2024年06月26日)】

      你观察过大街上的芸芸众生吗?他们的脸上有风霜,心里有曲折。而小说家,就要探索他们的风霜与曲折从何而来,他们有什么故事以及如何在故事里走下去。“这既是张楚作为小说家的特性,也是他的天赋和境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这样评价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楚的长篇创作。

chu1


 2024莲池文学周期上,张楚携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云落》亮相,与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学文,《文艺报》副编审行超展开对话,畅谈“云落”之处的人间百态。

  2024莲池文学周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河北大学、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支持。

  云落是张楚虚构的一座县城,里面有着张楚或热爱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我在县城生活了将近四十年,县城之于我,就像空气和水。”张楚说,他笔下的人物主要来自冀东平原的县城,这是他最了解、最自我、最有安全感的一块“疗伤之地”。

chu2


年轻时,张楚也曾渴望过逃离县城。成为作家以前,他是河北省一个县城的一名公务员,尽管和同事相处融洽,却无人与其交流文学,因此倍感孤独。后来,他在网上结识了一批“文友”,常在周六坐长途汽车去北京,周日晚上回家。

  “当我的双脚接触到故乡的土地时,突然一下就极度放松。”这种短暂的“出逃”反而让张楚感受到县城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故事内核,进而促成了小说的发生。

  行超指出,生活在县城里的人们,会有一个不断出走又回归的过程,她称之为一种“漂浮感”,这种介于城市与乡土交界处的生活状态,值得来自县城的写作者挖掘。

chu3

  在胡学文看来,《云落》就像一部“县城版”的《清明上河图》。万樱的按摩店、蒋明芳的理发店、来素芸的窗帘店、常献凯的驴肉馆……从县城的衣食住行,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写得饱满鲜润,让读者接触到另一种不甚了然又真实存在的生活。

  “以前上文学理论课,老师说长篇小说看北方作家,大气;中短篇小说看江南作家,细腻。”胡学文谈到,张楚在中短篇小说中的细腻之长,在《云落》里也有所体现,并且兼具“实与虚”的扎实与美感,读起来“特别有味道”,能感受到写作者的审美追求与创作品质。

  书中的一句话,可能来源于大量的案头工作。张楚坦言,首次写长篇小说,他常常感慨自己的学识浅薄。他也特意进行了诸如打野兔、海钓的真实体验,从而真切感受到生活各个角落的丰富性、理解另外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及选择。

  “故事里方方面面的细节就像蜘蛛网,线与线之间如何衔接,这种编织的过程格外耗费脑力心力。”他希望,通过如实呈现普通人的普通日子,展现出时代褶皱里真实的人生风景。

  创作《云落》时,张楚人在天津。当他从另一座城市回望故乡时,内心有一种仪式感,似乎要穿过无数树木、村庄、铁轨、河流、工厂烟囱,才能抵达。这种“距离感”,让他落笔时,对角色怀着更纯净、朴素的爱,去进行一次“精神原乡”的求索。

chu4


张楚留意到,有网友评价《云落》“写得好乱”,他解释道,小说前半部分使用了“复调结构”,由4个人物构成4个声部,形成和声,从小说五分之一处再串在一起,豁然开朗。

  “虚构一个故事太容易了,但是把这个故事真正落到实处,一字一句地填起来,是非常难的。”胡学文补充谈到,如今许多短视频在几分钟内反转多次,经常不符合生活逻辑,也不符合故事本身逻辑。而细节往往真实反映着创作者的审美高低,胡编乱造、敷衍了事的创作,既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chu5

 对此,行超建议,读者可以坚持、耐心地读下去,在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慢一点”,也许会在作者构建的完整文学世界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触动。“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其中埋下的许多伏笔和铺垫,会给予读者很多惊喜。”她说。

  常有读者提到,张楚的小说“镜头感很强”,有一种“凝视感”,这与张楚从小就爱看电影有关。他喜欢研究电影故事的结构、镜头的运用,由此影响了他在小说艺术层面的表达。

  对万物的关怀,源于张楚早年在国税局担任企业专管员的经历。与许多人接触后他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哪怕是看起来极普通的人,也可能有着波澜壮阔、丰富斑斓的内心世界。

ch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