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话龙飞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4-04-25 09:36:59

图片1

“龙飞”刻石

游览过古莲花池的人知道,进门东侧碑廊中部有一刻石,长114厘米,宽60厘米,为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御书“龙飞”二字。学界有人对此二字读法持有疑义,认为应读“飞龙”。究竟读“龙飞”,还是读“飞龙”,笔者经过查证有关资料现作以辨析。

作者认为传统读法“龙飞”是比较准确的,其理由如下:一是按传统书法顺序,写字自然是由右至左,读“龙飞”当然没错。二是从此刻石上方正中的印文看,上钤“康熙御笔之宝”篆文方玺,这6个字排列为2行3列,也是从右到左读的,如果读为“飞龙”,就与它逆序了,印文根本读不通。三是从词语结构上分析,“龙飞”是个主谓结构,表示龙已飞升。“飞龙”是个名词性结构,没有语境的衬托,只是表示“一条飞龙”这一单一意思。

“龙飞”一词出自《晋书应贞传》:“位以龙飞,文以豹变。”这是应贞作为臣子歌颂晋武帝的,这里的龙是至高无上的。“飞龙”一词,出自《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因此,此龙还不是至高无上的。而古莲花池的“龙飞”的龙是至高无上的龙。

图片2

东碑廊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为庆贺保定莲池行宫的建成,将其祖父康熙的“圣迹”——“龙飞”二字带到莲池行宫供奉,当年曾悬挂在行宫奎画楼上。当时的直隶总督那苏图,他见乾隆皇帝对莲池行宫如此重视,自然对此墨宝表示格外尊重和喜爱,他将“龙飞”二字摹勒于石,然后请拓工精拓,再装裱成幅,分赏直隶官员,得者如获至宝。后来,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入保定,莲池行宫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奎画楼化为灰烬,“龙飞”原迹不知去向,所以今天只有此刻石留存于世了。

图片3

康熙画像

关于“龙飞”二字又作何解释呢?《故事成语考》载“皇帝即位曰龙飞”。按此解释,康熙8岁登基,有人猜测在他8岁登基时所书。据史料记载,康熙两岁时因顺治帝福临的第二位皇后孝惠后出痘疹害怕传染而离开皇宫,由他的保姆苏麻喇姑辅导学习满文,苏麻喇姑对汉文不甚精通。康熙7岁时才重返皇宫,在一年的时间里,一个8岁的孩子书法能达到“龙飞”二字这样的水平,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时候写成“龙飞”呢?据专家考证,是他在16岁时写的。康熙登基后,因为年龄幼小,由顾命四大臣辅政。当时的辅政四臣之一鳌拜独揽大权,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康熙是有志之君,不甘心受他人挟制,但身为国君却无实权,是真龙却不能腾飞,康熙对鳌拜极为不满。在他16岁时,巧妙设计剪除了鳌拜,国家大权真正由自己掌握,“龙”可以自由腾飞了。这时他心情欢快无比,信手写下“龙飞”二字,表达了他要展翅腾飞,施展宏图大略的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