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得明王朝军队望风而逃,起义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每到一处,明军守将大多开门迎降。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刘芳亮带领下攻打保定城。保定历来民风强悍,以同知邵宗元、官绅张罗彦为首的官僚地主阶级强迫军民坚守城池,在起义军将保定团团围住之后,遭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御史金毓峒为激励斗志,把银牌挂在城墙上,让杀敌者自取,还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犒赏军士。城中官绅拒绝投降,知府何复战死,同知邵宗元就擒后被杀,监军御史金毓峒被活捉后投井而死,光禄寺少卿张罗彦自缢于井亭,其兄弟或战或死或投井或逃出,家小皆投井而亡,“一门死者凡十三人”,保定城内死伤逾千人。这是一场为明王朝殉葬的战斗,以张罗彦为代表的官像地主阶级深知大势已去,他们的抵抗已经是徒劳无益,必死无疑,但是他们还是顽固地奔向杀场,完全自觉地充当了明王朝的殉葬人。明朝既亡,并没有人为这些明王朝的殉葬人再唱挽歌,然而入关不久的清朝统治者为笼络汉人,巩固其统治地位,充分利用李自成攻打保定的这场战斗大作文章,极力宣扬死者的“忠烈”精神,并为邵宗元、张氏兄弟、金毓峒等人建“忠烈祠”,并在正史立传。
清康熙六年(1667年),为纪念这些死者,在保定西关外杨公祠(杨继盛祠堂)西侧修建了一座“忠烈祠”。在御史金毓峒投井处,修建井亭(在今保定人民体育场东北门处),将井称为“明御史金公殉难泉”,并树碑立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直隶巡抚于成龙捐资赎回了已卖给他人的张氏园,重修张罗彦一家“殉难”的井亭,取名曰“不改亭”,并亲自撰文立碑。1986年,“忠烈祠”迁址时移入古莲花池,现位于直隶图书馆南侧的碑廊内。
明末保定殉难官吏碑群有八通碑刻,分别为:《重建张光䘵井亭碑铭》《张罗彦赞歌碑》《明侍御金公殉难碑铭》《上谷创建忠烈祠碑铭》《重修忠烈公祠堂记》《明监军御史金忠烈公传》《六人小传》。
《重建张光䘵井亭碑铭》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基本完好。碑高275厘米,宽86厘米,厚15.5厘米。碑阳为于成龙撰书的四个擘窠大字“泉水犹香”。碑阴为记述,前部的“记”主要记述张罗彦殉难经过,宣扬“节义不明则人极不立,人极不立则天地之心无所寄而帝王之教无所施”的思想,介绍建亭始末。后部的“铭”用七言韵语赞颂死难者。于成龙(1638~1700年),字振甲,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686~1690年)任直隶巡抚,官至河道总督。此于成龙与被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溪,山西永宁人)非一人。
《重建张光䘵井亭碑铭》局部
于成龙撰书
《张罗彦赞歌碑》,高140厘米,宽163厘米,厚16.5厘米。立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上刻四首记述张罗彦殉难经过的七言律诗。作者是长沙县人彭海春,自称“津门后学”。
《明侍御金公殉难碑铭》,碑高224厘米,宽79.5厘米,厚24.5厘米,右下角磕缺。碑额篆书三行九字“明侍御金公殉难碑铭”,碑身风化严重,碑铭一字无存。碑阴正中竖行,楷书八个大字,为“明御史金公殉难泉”。碑一侧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直隶分巡清河道叶绍本撰写的跋文365字,部分磕缺。
《上谷创建忠烈祠碑铭》碑文风化剥蚀严重,无法识别。
《上谷创建忠烈祠碑铭》局部
《重修忠烈公祠堂记》碑,横96.5厘米,纵59厘米,嵌北壁上,为同治九年(1870年)时任清苑县令的李逢源捐俸重修金毓峒祠堂之后,邑人立的碑刻,刻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
《重修忠烈公祠堂记》局部
《明监军御史金忠烈公传》碑,两方,各横111厘米,纵38厘米,嵌南壁上,碑文为金毓峒的传记,刻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
《明监军御史金忠烈公传》局部
《六人小传》碑,横96.5厘米,纵59厘米,保存完好,嵌北壁上。上刻金毓峒、何复、邵宗元、张罗俊、张罗彦和尹洗六位殉难者的简历。原碑无标题。
今日古莲花池之明末保定殉难官吏碑群,绝不是为了宣扬他们所谓的“忠君”思想,宣扬他们的士大夫“气节”,而是讲述这一段历史,从侧面来反映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遗风。这些碑刻对于研究保定地方历史,研究李自成农民起义,都是很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