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客座私祝》帖刻石

  • 莲池书院

  • /

    发布时间: 2024-04-25 08:59:53

图片1

王守仁的《客座私祝》帖刻石

图片2

古莲花池园内收藏有大量历代碑石,是河北省著名的碑群之一。其中有6通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手书的《客座私祝》墨迹刻石,每通纵140厘米,横59厘米。现镶嵌于古莲花池西北部巨砚轩廊内北壁。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今属绍兴市)人。因早年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自谓“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知县、兵部主事、太仆少卿,弘治十八年(1505年),开始讲学活动。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因得罪宦官刘瑾,谪为龙场驿(今贵州修文县城)驿丞。后又以南赣巡抚起兵平定宁王宸濠之乱,加封新建伯,功高遭妒;两年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他在被贬和遭妒期间都曾办学和讲学,传播其“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和“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后又在守父丧和闲居期间,于余姚、绍兴两地创建书院,继续完善和传播他的思想。这时的绍兴,先后建有稽山书院、阳明书院,成为全国的讲学中心,常年聚而不散的弟子有三四百人。王阳明卒后,谥文成,著有《王文成公全书》行世,他的弟子多建祠院以祀之。

明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奉命兼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并两广及江西湖广四省军务,征剿思田叛乱。临行前,他将绍兴阳明书院的一切事务交给门人钱洪德和王畿(龙溪先生)暂理,并特意书写了《客座私祝》帖,告诫书院诸生要注意德业向善,刻苦攻书。“客座”,指招待客人的房间;“私祝”,即“私嘱”。所谓《客座私祝》,就是悬挂于客堂的一幅字,是告诫弟子及昭示来访客人的“告示”。其辞曰:

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毋陷于非僻。不愿狂躁惰慢之徒来此博弈饮酒,长傲饰非,导以骄奢淫荡之事,诱以贪财黩货之谋,冥顽无耻,扇惑鼓动,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呜呼,由前之说,是谓良士;由后之说,是谓凶人。我子弟苟远良士而近凶人,是谓逆子,戒之!戒之!

嘉靖丁亥八月将有两广之行,书此以戒我子弟,并以告夫士友之辱临于斯者,请一览教之。王守仁书。

下钦钤“王守仁印”“王伯安”方形印各一。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王守仁不仅是哲学家,而且在诗词歌赋、书法方面亦有颇深的造诣。他是东晋王羲之的三十世孙,以一身兼三不朽名世,然其书法却鲜少为人提及。难怪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叹曰:“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王阳明)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翳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概括起来说,《客座私祝》帖是为嘱托外来讲学的学者以正道教训浙中子弟,勿以劣行诱惑,并告诫浙中子弟不要成为“远良士而近凶人”的“逆子”。王守仁此作品不仅内容寓意深刻,而且书法精美,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客座私祝》帖刻石有三处:一处在北京,是骆汝舟将《客座私祝》墨迹摹刻于石的。此刻石的时间最早,原在北京,后来不知下落。第二处在保定,是任信成将《客座私祝》墨迹摹刻于石的,即现存于莲池博物馆内的6通《客座私祝》帖刻石。第三处位于重庆云阳桓侯(张飞)庙内,该石碑刻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现保存完好。

《客座私祝》帖在流传300多年后,为何翻刻为石留存于保定呢?

同治九年(1870年),原为曾国藩幕僚、后来出任天津府知府的任信成,通过徐惺斋(生平不详,当时可能是清河道道员)向瑛棨借到《客座私祝》墨迹,并刻石于保定,立于坐落在市府前街的浙绍会馆内。任信成于当年六月为碑刻题写了跋语,其文如下:

文成督两广,在南赣大功后,勋德之盛,当时无两,乃此书谆谆以游从为戒,敕约自好,无异寒素,诚吾道伟人也。帧为公手书,旧藏瑛兰坡中丞处。骆君汝舟曾模刻于京师。原石已失,无以应求者。余从徐惺斋观察,乞中丞借得墨迹,重刻于保阳。使凡阅者诵者,咸知躬行实践,率其子弟,化及友朋,将来进德立功,处盛不懈,因可即于燕游时卜之。是则文成所望而亦乡人士之大慰也。同治庚午六月任信成谨书。

1965年,该刻石移入古莲花池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