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
文学具有记录时代的功能,是波澜壮阔历史的最好见证者、叙述者与传播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京津冀文学如何传承和弘扬前辈的文学传统,如何呼应时代主题、阐释和书写新的时代经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成为文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7月2日,李敬泽、阎晶明、潘凯雄、何向阳、张柠、陈福民、关仁山、尹学芸、李浩、张楚等十余位京津冀作家、评论家齐聚保定,参加2023年莲池文学周京津冀文学高峰对话活动,从不同角度梳理阐释了京津冀文学的深厚传统和时代特征,对京津冀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使得空间关系正在重构,人的精神空间也相应发生变化。”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地域性有了新的意义。新时代文学具有流动性,这不仅仅是认识时代巨变的重要途径,也为新时代文学更好地反映现实图景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敬泽的观点得到文学评论家张柠的认同。他认为随着一些新空间布局的诞生,探讨新的地理空间与人们精神空间之间的关系,应成为京津冀文学创作的重要命题。他希望作家能够拓宽观察视角,在有限的文本体量中容纳更多信息,带来叙事文体的革新。
京津冀山水相连、文脉相通,三地文化互动交流频繁。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认为,当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面向未来时,具有了新的文化愿景,应该从文学史、文学批评的角度去重新界定阐释京津冀文学,建构京津冀文脉谱系,为其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带来新的变化。文学评论家潘凯雄认为,新变化带来新的时代经验和生活图景,这对京津冀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景。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提到,孙犁、梁斌、徐光耀等前辈作家的创作很好地阐释了“守正创新”的含义,他们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底色,又有浪漫主义创新风格。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期待作家们能够有新的文学书写。
文学作品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源于作家的地域性,包括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周围人群对世界的认知等。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认为,京津冀文学书写在根植这片土地的同时,要超越地域性局限,力图提供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经验,彰显世界性。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也提出,京津冀文学的意义和视野不应仅仅停留在京津冀,而是应该立足此地,放眼全世界。
天津市作协副主席、天津文学院院长张楚认为,京津冀三地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京津冀文学可以从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和精品共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徐刚表示,北京文学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流动性,京津冀文学也应呈现这一特质,从地域性写作中挖掘新的协同发展动能。
《中国作家》副主编付秀莹是河北无极人,多年来其文学创作一直围绕着燕赵乡土和城市他乡这两个主题。“当我书写乡土时,复杂的城市经验对我是一种滋养;当我书写城市时,故乡大地对我的哺育、教化,也在暗中相助。”付秀莹认为,文学始终是人学,她更关注时代变化中人心的波澜壮阔,希望能够写出反映新时代图景的优秀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立足于新时代的京津冀文学,有着新使命、新担当,更呼唤着新成就。期待文学新人能够立足新时代语境,书写新时代崭新气象,为中国当代文学描绘更多独特风景。
转自河北新闻网